
詳情
當計算在前7天內單隻仔豬攝入的幹物質(DM)的數量時,我們發現該值很低,每頭仔豬500克。以保證一個好的開始,所需的幹物質的最低量為700克。
由係統軟件計算的液體飼料的理論幹物質含量對於保育豬日糧(即22%幹物質)已是低的,但是實際上有時更低,約為10%左右。仔豬胃口不足,導致料槽由於存有剩料而不夠幹淨。使用加壓水進行清洗過,其中一部分水仍存留在料槽中。在下一次添加液體飼料時,幹物質被過度稀釋。
當時,一個'pastone'的樣本被送去分析,以檢測黴菌毒素和大腸杆菌的存在(表2)。
Pastone和飼料分析
實驗結果表明,'pastone'樣本的嘔吐毒素含量非常高,所以我們決定停止使用它,並從單一混合的全價料和水開始。盡管如此,仔豬斷奶後的表現並未得到改善。
采取的行動
仔豬花費了過多的時間學習如何從料槽中采食液體飼料。結果他們沒有正確的采食和飲水。結果導致仔豬脫水。仔豬或者生長遲緩且不能完全恢複,或者死亡。在斷奶後第一周,仔豬如何增重,將決定他們直到屠宰的平均日增重(Tokach等,1992),所以確保一個好的開始是非常重要的。
第一步,改變了開口料配方以增加其適口性。血漿濃度升高到3%。此外他們開始給斷奶仔豬飼喂與分娩時一樣的代乳品。目的是讓仔豬熟悉飼料的氣味和味道,以消除斷奶時的另一種應激(圖3和4)。此外,在泌乳最後一周將代乳品做成粥狀,以達到更好的消化。眾所周知,幹飼料可促進酶的形成(Fraser等,1993),使仔豬更好的適應對幹飼料的消化。
在采取了上述改變後,有所改善,但仔豬仍然沒有正常的進食,由於仔豬適應能力差,死亡率仍在4%左右。
在第二次拜訪中,回顧了飼喂時間。早上9點,人工在仔豬料槽中添加含33%幹物質的粥狀飼料。下一次飼喂機械製備的液體開口料,含22%幹物質(表3)。
紅碗裏有仔豬可飲用的水,但是我們需要記住,在前兩周內仔豬密度高了一倍,所以可供應用水相對較少。
仔豬經曆了很長一段沒有采食或飲水的階段。斷奶後第一周缺水特別重要。我們建議在中午進行額外的人工喂食,目的如下:
確保人工添加幹物質含量為33%的液體飼料
避免自動添加液體飼料的誤差(如添加水而非飼料或不同閥門投喂飼料的質量不均)
此外,將幹物質增加到24%的水平。開始時有些不情願,因為豬場員工認為液體飼料濃度大會使飼料卡在機器中。但該階段的目標幹物質含量為28%,我們仍決定以24%的比例來減少料線的堵塞。此後逐漸增加幹物質比例。
案例進展
在上述所有改變之後,仔豬開始有了一個更好的開始。適應性差的仔豬數量大大減少,在斷奶後10天,仔豬的體況改善很多(圖5)。由於這是一個新近的案例,有必要確認這個好的開始最終可導致保育末期良好的體重,在撰寫此文時,各種情況表明似乎將會如此。
斷奶後4天的仔豬
結論
斷奶後第一周仔豬的管理和營養是決定仔豬未來的關鍵性因素。我們必須在第一周集中精力以確保良好的采食量並防止體重減輕。采用液體飼料係統和不能自由飲水的保育舍是另一個複雜因素。一種選擇可能是在仔豬斷奶後第一周使用幹飼料,並在第二周引入液體飼料。但豬場很難接受這一管理,因其已在液體飼料係統上投入了大筆資金。另一個選擇是增加更多的飲水點,讓仔豬可更好的飲水。
在仔豬斷奶後成功引入液體飼料取決於眾多因素,如遺傳,斷奶體重和年齡,飼料和豬場管理。但無論如何,這不應該是一個自我導致的錯誤,從而損害動物的良好開端及未來的生產性能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上一個:
豬偽狂犬病的實驗室診斷方法
下一個:
無
上一個:
豬偽狂犬病的實驗室診斷方法
下一個:
無